:2017/07/30 字号:小中大
“因为老婆怀孕去四处求邻居关闭WIFI、在邻居家的窗户下面安装自家空调室外机、在居民楼上盖鱼池、花园……”近年来,随着公众法律意识逐渐增强,法院受理的邻里纠纷案件逐渐增多,其中相邻权诉讼案件近年呈上升趋势,还有邻里纠纷引发的生命权、健康权、身体权纠纷,以及排除妨害纠纷、财产损害纠纷等,甚至还有因邻居反目为仇引发的寻衅滋事、故意伤害、故意杀人等刑事案件。
也许偶遇奇葩邻居,未必就是坏事,这至少能打破业主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邻里格局;退一步海阔天空,对那些奇葩邻居,还是能忍则忍,且行且珍惜。请来看天府早报记者近日采访的几个邻里之间的故事。
A 业主群里发“现场视频” 真诚道歉化解矛盾
现在很多小区都有业主群,家住驷马桥路某小区的刘女士告诉记者,在他们小区前不久就发生了一件事。一天上午,业主群像以往一样闪烁着,突然几段颜色很暗的视频出现在了对话框中,立马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。
刘女士仔细一看,“一段一模一样的视频,连续发了三次,很明显视频的拍摄角度是一个业主家的正门所对应的公共区域。视频中出现了一个人影,在该业主家门口闪过几下,然后手上似乎拿了什么东西后就离开了。”
视频弹出后,隔了一小会儿,有人说话了,“请各位邻居看看,这是谁家的老太太,在我家门口拿了我装垃圾的纸盒就算了,关键是还把垃圾给我倒了一地,真的让人很郁闷啊。”平日里还比较活跃的群,一下子就安静了。
“感觉有浓浓的火药味,我还以为要上演一出大戏,”刘女士说。两三分钟后,一位业主站了出来,先是道歉,语气很好的那种,让旁人看了都不好再发气的感觉。
原文大概是“XX业主您好,实在抱歉,视频中的妇女是我母亲,由于母亲才从农村上来,加之平日里省吃俭用,年轻时也受了很多苦,所以有时看到废品会想捡回去,囤了之后再卖掉,今天下班后,我回去一定好好和她说说,让她别再这样,给你带来的麻烦,实在抱歉……”一段诚意满满的语句,确实让人不好再发脾气。
事后,记者向该小区物业管理公司李经理核实,李经理从事物业管理工作有好几年时间了,他对此也感到很欣慰,“本来我都以为肯定又是一场吵闹,平日里街坊邻居的误会摩擦也不少,但像这样和谐解决的还真不多。”
他说,邻里间本来就是抬头不见低头见,大家有事好好说,没必要什么事都弄得脸红脖子粗的。
B
狗狗夜半弄得叮当响 邻居求送走主人同意
记者看到,有的小区房间距较小。房屋紧密的布局,颇有拉近邻里关系的感觉,可是,近距离也制造出了许多麻烦。
有一位邻居,它的表现就让大家不敢恭维了。它是一只萨摩耶,家住在城东某小区,今年2岁的它由于体型肥大,主人小杨把它养在屋顶花园里。刚来到这栋楼里的时候,周围的人被它呆萌的外表所吸引,邻居不管大人小孩都十分喜欢它,有时候还会和它一起玩。
可是日子一久,它的一个恶习就让邻居们无法忍受了,它总是喜欢大半夜的时候把自己的碗当成球玩,用爪子挠着碗边,弄得叮当响。让周围邻居不得安宁,夜晚难以入睡。邻居们因为晚上休息不好,影响第二天上学、上班,向小杨提出过好几次意见,老人们也是被骚扰得够呛。
因为它是朋友送给小杨的,所以小杨对于“主人”这个身份的认识还不长,加上对它甚是宠爱,每次也只是简单地教训了它几下,根本解决不了问题。几天之后它又开始了“恶作剧”,颇有一种“你奈我何”的架势。反反复复过了两个多月,邻居们实在难以忍受,就和物管一起到小杨家,好好地做了沟通,劝小杨将它送走。最终,小杨自己也很无奈,送走了萨摩耶才终结了这场风波。
C
楼上抛下垃圾袋 里面竟装着小便
董女士家住城南,因为是上世纪90年代的小区,所以她们小区的绿化环境一直都很棒。绿化带中间树木高大茂盛,郁郁葱葱一片,一到夏天业主们都爱在树下纳凉。
一天清晨,小区路面出现了一个塑料袋,当时保洁阿姨也没在意,就直接清扫了。直到后面几天,同一个地方,隔三差五就会有塑料袋出现在楼下,有时塑料袋还是挂在路边树上的,晨练的老人们都觉得奇怪,想一探究竟。
直到上周的一天早上,当保洁阿姨和小区的业主再次看到这种塑料袋的时候,他们将其打开了,一股恶臭扑面而来,原来是装有小便的塑料袋啊。大家在气愤之余,纷纷开始议论到底这是谁干的。
董女士白天上班,那天下班回去听家里人说,经过邻居们的调查,发现是家住5楼的陈先生家扔的,陈先生的女儿今年上小学五年级,小姑娘半夜不敢独自起床上厕所,就想到了用这个办法——装在塑料袋里,然后再扔下楼去。
陈先生也完全没想到是这个情况,但他向邻居们保证,会立即和孩子沟通,再在家里安装夜间灯,解除孩子的恐惧,正确引导孩子的习惯。邻居们也因为犯错的只是个孩子,并且家长也承诺了改正,大家也就没有再计较了。
■延伸
邻里之间也有容忍义务
相邻双方应承担一定的容忍义务,构成相邻关系侵权责任的判断标准是“妨害行为是否超过了社会一般人的容忍程度”。
据法官介绍,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所有权或者使用内容的扩张或者限制,相邻各方对各自所有或使用的不动产行使权利时,相互之间应该给予对方方便或者接受限制,是否侵害相邻权益,需要考量不动产所在地的客观实际情况以及环境基础。如果妨害根本无法防止,或防止成本过高,“受害人”应负较高程度的容忍义务。